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九章 (第3/5页)
为胡言乱语,王上听听就是,不必想太多。” 见老妇人不愿多说,拓跋圭决心激她一激,有意透露道:“一个月内,我会册封若儿为嫔妃,汍婆意下如何?” 汍婆连眼皮都没抬一下,看着手里渐渐成为粉末的草葯,淡淡地说:“是宝当入匣,是草终入土,王上有见过将宝扔在草层中的吗?” 拓跋圭听出汍婆并不赞成他纳若儿为嫔妃的主意,不由得心情沉重。 他站起身走进里屋,凝视著床上沉静美丽的容颜,心情难以平静。 灯光下,她的脸色白得透明,秀气的眉毛显得更黑,平常红润的嘴唇失去了血色,让他看了就心痛。 汍婆说得没错,她是神灵赐予的宝,他不能将她藏于匣中不见天日,也不能将她放置在“草”丛中任人践踏。那么,他该怎么对待她呢? “请王上扶起她的头?”汍婆端著调成糊状的葯进来。 拓跋圭马上坐在床沿,双手托起若儿的头,看着汍婆将葯膏摊放在布兜里,再将包了葯的布兜,捆绑在她头上。 “这管用吗?” “让她苏醒,再好好地睡一觉。” “你是说,她现在并不是在睡觉?”拓跋圭吃惊地问。 “不是,她是昏迷,不是睡觉!好啦,放下她吧!” 拓跋圭很不情愿地将若儿放回床上,可是担忧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她脸上。 “这个葯管用吗?”拓跋圭再次询问,并没转开视线。 “管用,若儿调配的葯都很灵。” 他好奇地问:“这是若儿调配的葯?她从哪学来这些本事?” 汍婆平静地说:“跟她娘一样,天生的。” 天生的?拓跋圭看着床上安睡的人儿,好奇她身上还有多少与生俱来的天赋。 外面传来急促的马蹄声,随即晏子在门外探头进来。“王上,大将军来请。” 一听是许谦找他,拓跋圭知道一定是急事,于是对汍婆说:“等若儿醒了,让安超给我送个信。如果有空,我夜里会再来看她。” “民妇代主人谢王上关怀。”汍婆俯身行礼。“王上忙碌,不必费心。” 拓跋圭走后三个时辰,若儿幽幽醒来。 虽然已经快午夜,但汍婆仍按王上的嘱咐,去找安超送信给王上… 安超很快就回来了,并带来了让初醒后还未恢复体力的若儿忧心如焚的消息:王宫被封锁,他进不去,所以没见到王上! “出了什么事?张大人呢?张大人应该在吧?”当汍婆将这个消息转告她时,若儿不顾头晕目眩,情急地穿鞋下地。 “你要去哪里?” “去找安超,让他再去打听,看王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。” 若儿走出门口,看到了安超和另一名士兵,马上问道:“宫里发生了什么事?王上还好吗?” 此刻,她一心想的都是拓跋圭的安危,完全忘了他们之间不久前的龃龉。 知道她着急,安超和那个士兵连忙将宫内发生的事告诉了她… 今晚,勿忸于族首领于桓忽然作乱,先骗说有急事要面见王上,然后杀死守门卫士,率领早已埋伏于宫外的部众攻入王宫,想行刺拓跋圭。大将军闻讯后率兵赶到,将他们大部分人制服,于桓则带著少数人逃出王宫。 大将军率兵追击于桓,却在宫外遭到一路强盗伏击。 那伙人打的是善无刘显的旗帜,使的是攻城略池所用的强弩,箭雨攻势猛烈,大将军不敌,只得看着于桓等人迅速逃逸。 跋回宫的拓跋圭,下令封锁王宫、追查内情,并亲自率军追捕于桓和刘显。 这个事件,虽然王上安然无恙,但王宫内死伤数十人,是复国后短短两个月来最严重的事件,因此无人能够安眠。 四部大人和张衮、管迁,按拓跋圭的指示,审讯今天出入王宫的每一个人,尤其是被俘的于桓手下,很快查清了案情。 于桓早与刘显勾结,预谋发动内乱,并重金收买了宫中的两名卫士,趁今天他俩把守王宫大门的机会,里应外合混入宫中,一路杀到王上寝宫,当行动失败后,那两名卫士也跟随于桓逃跑了。 王宫内人心惶惶,与它相邻的长平府内同样躁动不安。 拓跋窟咄因于桓竟没有跟他商量就敢在他的地盘上动手而生气,更为他发动这个原是非常合他心意的事件,最后却功败垂成而暗自遗憾。 现在,他唯一希望的是,他所得到的消息正确,那于桓果真跟拓跋圭的死对头刘显搭上了线,如果那样,借助刘显的势力,这次说不定真能除掉他的眼中钉,心头刺,让他一圆做国君的美梦! *** 羊舍内一片寂静,只有一盏小小的油灯放射著幽黄的光。 若儿坐在卦盘前沉思,惊讶并苦恼自己对今晚宫中发生的事,居然没有预感。 然而,当她凝视著飘渺的火烛时,眼前竟然出现了一个画面,而她的心随之颤栗,因为那正是她被迫替王上的迁都占卜时,所看到的景象…王上高大的身影正沉入血海! 那分明预示了王上的厄兆! 可是,由于她被后面紧接著发生的事情干扰,沉浸在感情的得失中,而忽略了那个重要的警讯。 如果王上发生了什么事,那就是她的责任,是她的错! 她内疚又焦虑地握住一个龟甲,微闭双眼,回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