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九章 (第2/3页)
他的脑中,字字句句的简单,挟著回忆的酸苦。 “可我除了采葯,从来没离开过杏林,所以甫出林后我就迷路了,连带著那些兽,我们一路上风风雨雨,被人偷过、抢过、饿过、病饼,这些我从没经历过的苦痛我都熬了过来,心里只想着『只要我到西京见你,一切就会值得’。 “但好几年的时间过去,我才发现我一直往南方走,所以我又花了几年时间朝北方前进,同样也迷路好久,饿著、病著…最后莫名其妙的来到西京。” 当她想起在江南时,透过一名卖唱女得知自己寻错方向,她才意识到,冥冥中注定他们得错过十二年的光阴,唯在今朝才可相遇。 然而经过昨日,那拂著她的风以及他的谢旨呼声,似乎在在告诉她… 十二年后他们虽可相遇,却不代表苦尽笆来。 也许一开始就没有苦,他们也没有甘甜可回… “项丹青,你说得对,我们或许已无第二个十二年可蹉跎。”她凉著嗓,徐徐又道:“所以,我不再等你了。” 她的决绝,她的心冷,全埋在这字里行间。 她快刀斩乱麻,等待这两个字,不再是他们之间维持的承诺。 我不再等你了… 声声清语,如刀般割开了他的心。 项丹青怔望着门,心头原本还因为她开口而温暖的角落,在这瞬间,坠入更让人无法承受的酷寒冰雪里。 在此门前愣站著好长一段时间,原先是面无表情的他忽地笑了。 他的笑容清清淡淡,好似天际将要散去的云雾。 “袁姑娘。”他转过身,背对著房门。“你保重。” 说完这话,他迈开步伐离开。 纸门上的剪影不再,而在房内面对墙坐著的袁芷漪,也始终未回头,只是在项丹青那句彷若生离死别般的道别后,她听得双目殷红。 爱门外,项家仆人已恭候多时,项凯牵著马匹,而司徒澐玥也起了个大早来送行。 项丹青每走一步,铠甲便会发出清亮的脆响,身姿威风凛凛,出了府门,来到司徒澐玥的面前。 “你怎么来了?”项丹青看着好友,他那温文儒雅的笑容依然。 “听说你要出征,便来这里送你。” “你可以去承天门。”皇帝搞不好还会替他安排个好位置。 瞧着他,司徒澐玥扬高了眉。 “你第一天认识我是不?”他这么讨厌朝官,又怎会甘愿与他们平起平坐?项丹青则是个例外。 听到这话,项丹青不由得失笑。 这个损友啊,认识他的确不是一天两天的事,他有时候还真想不透自己为何会认识这样的人物。 一切,冥冥中注定呵。 两人相视而笑,未几,项丹青便翻身上马,自项凯手中接来缰绳。 “等我回来,我们再去暍一杯。” “行,下过这次换点新花样,去酒楼喝如何?别老是喝茶,清淡得我都快睡著了。”司徒澐玥摆出一脸嫌恶的神情。 看着他的表情,项丹青忍俊不住大笑,连带让司徒澐玥也笑得开怀。 他们为何而笑,心里也不清楚,在这分离时刻,项丹青再将项府所有人的模样看过一遍,而后才策动缰绳,头也不回的离开。 望着他那骑著骏马的昂然身姿,司徒澐玥的笑容有些沉了,目送他的身影渐行渐远,终至消逝。 这日辰时,承天门号角大响,乐鼓声不绝于耳。 皇帝李治亲送右威卫上将军项丹青赴战,出征行列里尚有左金吾卫左翊中郎将于蒙和其余将士。 几番送军的礼节行过后,项丹青便率将坐上马背,他一声令下,大军便迈著整齐划一的步伐走出承天门,行于朱雀大道上。 他们的步伐,隆隆作响。 他们的旌旗,几可蔽空。 项丹青在大军前,其势锐不可当,即使是因皇榜一事而看不起他的百姓见了,也不禁为他那昂然气势给慑服。 永徽二年,夏末。 右威卫上将军光荣出征,率领两万大军,赶赴纱罗山,灭敌。 ************ 纱罗山,会有此称呼乃是此山气候之故,只要天候差,整座山便如蒙上一层纱般迷蒙,名字听来是动人,可若是在此山迷途的人,就不会想这名称多么美丽了。 由项丹青率领的两万大军自西京出发的数日后,终于抵达纱罗山下,将士们搭起军帐,听从将帅指示挖沟壑,建石阵等妨碍敌方行军的建物。 军卒们在外头忙著搭建障碍,项丹青便与将领们聚集在中军帐内,研究攻打颉利可汗遗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