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衣暮色_第五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五章 (第1/4页)

    第五章

    青州,齐王府。

    “气死我了!”齐王朱-坐在堂上脸色铁青,将手中的一份文书狠狠-在地上。

    底下的人见主子气愤难当,大气都不敢喘一下,只有熟知他脾气的李参议大着胆子,趋前一步捡起地上的文书。

    “王爷息怒,此为皇上封示之文书…”至少别丢在地上。

    “哼!到底燕王是篡位才当上皇帝,居然如此对待本王?”朱-抽搐着脸上的肌rou。“没有我们诸王支持,他王位坐得稳吗?周王也忒地没胆,以为上书向燕王谢罪,他就不会提防?朱棣竟敢拿周王的上书示警本王,想令本王胆怯?”私底下朱-不愿承认燕王是当今皇帝,故仍以其旧封号称之,虽然表面上他仍是敷衍示忠。

    李参议在心里付度:朱棣警告朱-已经不是第一次,这次甚至特地拿周王向朱棣谢罪的文书警告朱-,足见他对朱-戒心愈来愈重。而促使他这么做的原因,想来也只有一个…

    “王爷,我们在燕王面前一直表现出效忠的样子,暗中布的局及招收的人马,他不可能知道,况且您是他的亲兄弟,他应该不会突然这么针对您。这次周王的谢罪书来得这么突然,我想和新科状元脱不了关系。”

    “我知道。”朱-勾起唇角冷笑。“萧子暮利用燕王的势力来对抗我,是很聪明,但也无异引火自焚…锋芒太露,总有一天燕王的矛头会倒过来指向他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,最近燕王诛锄异己的动作愈来愈大,王爷您务必要小心谨慎。”李参议有些忧心地提出建言。

    见堂里的人一下沉默下来,朱-讥讽的脸转为阴寒。“没错。还记得本王姊妹里有个宁国公主吗?最近朝里众人都在谈论驸马梅殷在笪桥下溺死的事。她去质问燕王,燕王竟厚颜回复已将害死驸马的人处死。哼!谁不知道梅殷忠心于朱允-,燕王早就计画好杀死他,然后把这桩谋杀嫁祸给下手的锦衣卫…连这么亲近的人燕王都肆无忌惮,我想我们的动作也要快了。”

    众人思考之际,李参议突然计从中来,双目发亮,阴阴地说道:“有了!王爷,萧子暮利用燕王对付我们,我们同样可以利用萧子暮对付朱棣。”

    “萧子暮?他会为我所用?”朱-嗤笑两声。“你莫忘了我们屡次笼络他皆未成功,他可能听我的话?”

    “眼下当然是不可能,不过,既然萧子暮硬的不吃,那我们就来软的。”

    软的?“说说看。”朱-有点兴趣了。

    “王爷刚刚提到宁国公主驸马的事,给了下官一些想法。先请问王爷,若燕王要在最短时间笼络萧子暮,他会用什么方法呢?”

    “驸马…你是说赐婚?”挑挑眉毛,他渐渐明白了李参议想表达什么。

    “没错,再怎么样,萧子暮都无法反叛自己的丈人,尤其他这个人又特别知礼守纪。还记得两年前我们到南山坞去请他,他那个老是穿红衣的妻子凶狠得紧,萧子暮看来也对她颇冷淡,而他到京师之后,似乎也把他家乡有个妻子的事给忘了,可见他相当不满意那个女人。反之,王爷的女儿如仪郡主娇媚可人,又识大体——”

    朱-突然怪声打断李参议:“你要我拿自己的女儿去赔给萧子暮?”

    “大局为重,王爷。”李参议沉声回复,一点也不显慌乱。“如仪郡主有足够的美貌及聪敏,我们必须抢在燕王赐婚前头撮合郡主与萧子暮,如此不仅可以得到张士诚后人的画像,也等于多了一个有利的筹码来对抗燕王。”

    “只怕萧子暮不是好女色的人。”其实朱-有点儿被说动了,区区一个女儿,比起江山霸业来说算什么?

    “就算萧子暮不接受郡主又如何?我们大可以造成事实。”若生米煮成熟饭,不怕萧子暮不认帐。“而且有郡主做为障眼法,分散萧子暮的注意力,我们无论夺画或谋事也会更容易些。”

    造成事实…朱-的双唇慢慢咧开,阴恻恻地笑了。

    “那我们就事不宜迟,马上去找萧子暮吧…”

    永乐四年,元月。

    日子一天天过去,年都过完了,京城的冬天比起南山坞一带略冷一些,虽未到飘雪的阶段,但刮起风来也够瞧的。但京城的人似乎不畏寒冷,无论风多大,街上仍是行人如织。而萧府内自凤翎一行人来了之后,也一反过去冷清安静的气氛。为了保护萧子暮,凤翎硬押着府内几名长工和阿大阿二等人学功夫,几个月练下来倒也有模有样,而她也开始像在南山坞那般,试做各式各样的点心,到处捉着人试吃,另外,独眼龙和杨姑是只要见到面便开始对骂,徐爷则整天神龙见首不见尾,在京城里四处游荡,似要看遍城内所有风景人文。

    整个说起来,就是热闹,萧府从来没像这一阵子这么热闹过。

    萧子暮手拿着书本,坐在厅内看书,但思绪却一直无法融入,脑中想的尽是府内哄哄闹闹的改变,尤其一想到那个老被杨姑斥为口无遮拦、行为粗野的丫头,他总是攒紧的眉宇间不由柔和起来。

    他是好静的,但这种改变,似乎也没什么不好。

    “萧先生,外头有客人来了。”一名长工进门来打断他的思绪。

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