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章 (第1/3页)
第三章 “什么?你要用美人计?” “求求你小声点…”采薇把电话拿远些,免得被于凤的大嗓门震破耳朵。 电话那端,于凤仍处于震惊状态“为了毕业证书,你连这种诡计都想得出来?你是不是走火入魔啦?” “你冷静一下,听我说好不好?”为了安抚好友的情绪,采薇娇声娇气的说:“人家也是无可奈何,谁教我没有聪明智慧,只有年轻貌美呢?” “你少跟我演戏!”于凤可没那么容易敷衍“好歹你也混了四年,我就不信你的脑袋都是浆糊!” “国文对我就像习文,上课听不懂,自己念也念不来。” “找个家教不就得了?花钱可以解决的事情,何必出卖身体?”于凤最瞧不起那种女人,有手有脚就该自立自强。 事至如此,采薇只得透露心意“你不知道,其实我们国文老师满可爱的,我想就当作大学最后的回忆,跟他来一段师生恋,顺便把文凭拿到手嘛!” “耶?我好像闻到了恋爱的气息?”于凤终于想通,直接挑明“老实说,你是不是对他春心荡漾?” “或许吧!反正我不讨厌他,也满想诱惑他,看看会有什么结果?”采薇一边擦指甲油,一边以免持听筒说话,这下方便多了。 “你这什么心态?摆明了跟人家玩玩?” “没试过怎么知道?我以前又没跟老师谈过恋爱。” “悲情的康老师,不晓得他会有什么下场。”感慨归感慨,于凤忍不住好奇的问:“那你打算怎么下手?” 采薇想得很简单,反正女追男易如反掌“先以课业为主,拜托他给我加强辅导,一边念书一边恋爱多方便。” “天下哪有这么好康的事?”于凤对老友不怎么有信心“你就别赔了夫人又折兵,考试没过,心却给他了。” “我才没那么傻,我最爱的人就是我自己,谁想让我伤心都免谈!”自从第一任男友以来,采薇总是主动提分手,对方只能无奈接受。 “世事无绝对,到时别找我哭诉。” “安啦…”采薇擦好指甲油,自信满满“我想要的男人岂有落跑的可能?说不定钓起一尾大鱼,还有多的可以分你喔!” “省省吧!我已经懒得谈感情了,浪费时间。”于凤从国中开始交男友,什么风花雪月、爱恨情仇都试过,现在是心如止水的境界。 “话别说得太早,缘分来了谁也挡不住,也许我会是你的介绍人呢!” 两个女孩继续挖苦对方、嘲笑对方,这就是她们的青春、她们的友情。 …。。 又是国文课,又是意志与睡魔拉踞的时候,采薇这回输得很惨,下课钟响也叫不醒她。当同学们一一离去,最后的关门声才让她惊醒,擦干口水,马力全开,追逐她的猎物去。 托中文系同学的福,她已摸清康哲维的每日行程,这家伙严谨得像个机械人,若不需开会或上课,铁定待在研究室,吃饭都叫同一家便当,晚上九点回宿舍,隔天五点晨泳慢跑,直到七点又开始同样一天。 “老师,老师!等等我呀…”这家伙走路的速度真快,追得她差点甩开高跟鞋。最近她一改俏皮打扮,变得女人味十足,不知他可有发觉? 康哲维正好打开研究室门,发觉背后有个气喘不已的女孩“咦?石采薇同学,你有什么事?” 她的肺都快爆炸了,大大吸几口气才说:“我、我有些课业上的问题,请问老师…愿不愿意指导我?” “这是我的职责。”他看了看手表“嗯…我等一下要开会,下午两点约在我研究室,可以吗?” 她脸上泛出苹果般光彩“我会准时到的,谢谢老师!” 看她轻飘飘飞走,像只小蝴蝶,他只能说年轻真好,一件小事就脑旗乐。 至于他自己,只求平静过日,不愿再起涟漪。 …。。 美好的夏日午后,安详的研究室里,康哲维认真讲解,石采薇强打精神,拚命不让双眼闭上、不让口水流出,否则如何演出诱惑戏码? “你好像很累的样子。”他注意到她的倦容。 “因为昨天比较晚睡,不好意思。”她忍住打呵欠的冲动“老师,这些古代人是不是有忧郁症?每篇诗词都哀声叹气的,看了很烦耶!” 他莞尔一笑“古人的情感比较内敛,也没有心理医生,只好寄托在作品里。” “老师,那你有写什么作品吗?”她不禁猜测,他是否也将心情寄托在文字里? “年轻的时候写过一些散文和短诗,现在以学术论文为主。” “可不可以让我看一看?”她相当好奇,这古板男人会有什么感触? “我写的东西很无聊,你不会有兴趣的。”他谦虚的说。 “好吧!不勉强。”反正她也只是随便说说,一扯完这些芝麻小事,她转入正题“老师,我可不可以问你一个私人问题?” “可以。”他对这女孩有份亲切感,除了师生关系,不妨做个朋友。 “上次汪大哥送我回家,他说每次给你介绍女朋友,你都没啥兴趣,我想知道为什么?如果你是同性恋,我也一样尊敬你喔!” 他先是一惊,继而微笑“我没有同性恋的倾向,只是单身比较轻松。” “老师,你不觉得寂寞吗?”她认识的男人都不甘寂寞,怎么可能有例外? “有这么多书作伴,我很满足。”他习惯和寂寞共处,不想再碰感情。 这男人的防备有如铜墙铁壁,她却不信世上有不倒的长城,继续追问:“如果有女生倒追你,你会有什么反应?” “这是不可能的,我有自知之明。”他又古板又无趣,谁要他这老男人? “谁说的?”她不服气的回嘴“我偏偏就很喜欢老师呀!” 他并没有被她的话吓着,做出合理解释“你所说的喜欢,应该是像喜欢叔叔或爸爸,我可以了解。”有些学生毕业后仍跟他保持联络,情谊亦师亦友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